带兵攻城需要综合考虑兵种搭配、统帅选择、战术部署以及联盟协作。攻城战中步兵是核心兵种,因其高防御和血量适合承担主要伤害,骑兵凭借高机动性可负责侧翼突袭,弓兵则提供远程火力支援。攻城单位仅用于资源采集,实战中不宜投入战场。统帅搭配需根据攻城阶段调整,前期推荐西庇阿+贞德的混合部队,中后期转为纯兵种组合如理查+查理的步兵队或成吉思汗+曹操的骑兵队,以发挥兵种加成优势。

攻城前需确保部队等级一致,避免低阶兵种拉高整体伤亡率。集结进攻时应派遣散队护航,防止主力被敌方散队夹击。针对敌方联盟建筑如旗子和堡垒,需注意其与城市防御机制的差异——攻城技能对这类目标无效。驻防统帅的选择直接影响防守效果,建议优先选用具备驻防天赋的将领如孙武或乙支文德。攻城过程中需同步破坏警戎塔和城墙,前者能为守军分担伤害,后者被摧毁后将触发城市燃烧状态。

战术执行阶段需利用地形和行军机制。自由行军系统允许部队临时调整进攻路线,遇强敌时可撤退保存实力。联盟协作至关重要,集结作战能分摊伤害并提升攻城效率,盟友支援的驻军不占用己方医院容量。资源管理方面,攻城车仅用于掠夺阶段运输资源,战斗前需将其撤离前线。针对高活跃度目标,可采用持续骚扰策略,通过截断其资源采集路线施压。

敌方可能通过迁城至旗子附近、开启护盾或切换驻防统帅来强化防御。因此攻城方需预先规划领土扩张路线,优先占领连接敌方关键建筑的旗子。科技研发对带兵量有直接影响,军事类科技如兵力扩编能显著提升部队规模,VIP等级和联盟科技也能提供额外兵力加成。最终胜负取决于兵力配置、战术执行与实时调整能力的综合运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