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让农民自动种地需要满足三个核心条件:开垦可种植的耕地、提供种子和食物给农民、确保农民有活动空间。首先使用锄头将土地变为耕地状态,这是种植的基础。接着找到穿棕色长袍的农民村民,给予其面包或小麦等食物以及小麦种子等作物种子。农民在满足温饱需求后会自动开始播种和收割行为。
建议选择靠近水源的平坦区域,以9x9方格为单位布局,中间预留一格放置水源方块。水源可加速作物生长并防止耕地退化。若需要防止农民掉落水中,可在水源上方放置半砖或堆肥桶。堆肥桶不仅能固定水源位置,还能将无职业村民转化为农民职业,只需向其投递种子即可完成职业绑定。
当农民背包内有富余作物时,会尝试与其他村民分享。利用这一特性,可在农田旁放置漏斗和箱子收集作物。具体操作是将一个村民垫高两格固定,当农民走到其下方时,分享的作物会掉落至地面,通过漏斗自动存入箱子。此设计无需红石电路即可实现半自动收割,但需确保农民能自由往返于耕地与分享点之间。
对于完全自动化种植,可结合红石机械与水流冲刷系统。在农田一侧安装活塞控制的水流闸门,作物成熟后激活活塞释放水流,将作物冲至中央收集点。收集点下方连接漏斗与箱子,实现全自动存储。需注意红石信号传输距离不超过15格,超出部分需用中继器增强。该方案需提前播种并定期补充种子,适合大规模农场运作。
维护自动化农场需定期检查农民存活状态与种子库存。僵尸袭击或意外伤害可能导致农民消失,建议在农田周围设置围墙与照明。若农民停止耕种,可能是背包已满,需通过交易或手动清理其库存。部分设计依赖村民繁殖机制,确保至少有两名农民处于同一封闭空间,并放置足够木门以满足繁殖条件。
掌握这些原理后,玩家可根据资源储备选择简易或复杂方案。关键在于理解村民AI的交互规则与环境需求,通过合理布局将人力劳动转化为可持续的自动化生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