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扫荡是提升武将等级和获取资源的高效方式,但合理操作才能最大化收益并减少兵力损耗。扫荡需要消耗15点体力,成功后可获得大量经验值,适合用于快速培养武将。扫荡的前提是已成功攻占目标地块,因此前期需优先占领合适的资源地,尤其是高级土地,以便后续高效扫荡。扫荡过程中,武将的兵力损耗与目标地块难度、队伍配置密切相关,因此需谨慎选择扫荡目标并优化队伍搭配。
高等级武将应作为主将,避免低等级武将因防御不足导致战斗失败。建议采用高带低的策略,即用高等级武将搭配低等级武将扫荡高级土地,既能降低战损,又能让低等级武将快速获取经验。治疗型武将如华佗或拥有嘲讽技能的肉盾武将可显著减少兵力损耗,前者通过恢复兵力维持队伍续航,后者通过高防御属性吸收伤害保护其他武将。战法的选择也需注重防御和恢复效果,以平衡输出与生存能力。
高级土地提供的经验更多,但需根据当前队伍实力量力而行,盲目挑战高难度地块可能导致兵力损失过大。建议优先扫荡与队伍兵种相克的地块,例如用枪兵对抗骑兵守军。扫荡前可观察地块守军信息,避免选择带有高爆发或控制技能的敌军阵容。若战损较高,可暂时转向低级地块积累经验,待武将等级提升后再尝试高级扫荡。
体力每3分钟恢复1点,每日自然恢复的体力有限,因此需合理规划扫荡频率。在体力充足时,可集中扫荡高级地块;体力不足时,可通过练兵或委任政治武将补充经验。扫荡次数存在上限,达到上限后需等待重置或更换目标地块。扫荡与屯田功能互斥,需根据资源需求灵活调整策略。